美股崩殺與高頻交易程式單



最近10幾年來,高頻交易在美國金融重鎮華爾街盛行,

根據統計,在2009年,全美國的證券交易量曾有高達70幾%是來自高頻交易.擷取.PNG



高頻交易它不是”秒殺”,而是以”毫秒殺”,

是利用電腦以1/1000秒為單位送出交易單,

並透過程式計算出點位關卡,

例如小道瓊指數跌破26000點將誘發多單停損以及程式單追空,

引發連鎖下跌效應,高頻交易就能賺錢

(不過嚴格來說,高頻交易賺的是很微小的錢).



那什麼是高頻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HFT)?

其實它只是交易方式的其中一種,

簡單說,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

"通常是毫秒等級的時間"

利用複雜的電腦系統以超高速度優勢,

搭配演算法,進行非常快速的交易.



在這樣的方法之下,

每一次的交易能夠獲利通常很低很低

(以美股證券來看通常是幾分美元的獲利),

但是它的獲利穩定.

運用速度優勢,

高頻交易商可以利用大量下測試單對市場進行試探,

利用少量、且多次的下單,

高頻交易商用這種方式推測市場上其他交易者的投資動向,

然後一旦這些高頻交易商確認方向後,

此時閃電下單,就可以獲利.

而這樣的交易過程,

都是在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利用演算法進行判斷執行.



想像一下,

一般普通散戶下單時,

看到價格,按下滑鼠右鍵點擊,

有時候甚至還要再多按一下"Enter"確認後,才將單子丟出去,

等到完成以上動作,可能已經經過1~2秒,

而高頻交易商可能在這1~2秒"已經完成"幾十幾百筆交易了!!!



而高頻交易不是只有外資法人,

某些券商自營部也會搭配使用,用來分散風險.

只是散戶不太容易做到,

因為需要很強大的IT技術和電腦設備、

以及會寫程式和參數的工程師還要搭配超快速網路連線.

也因為這樣,高頻交易必須仰賴高速電腦及網路連線設備,

提供所謂的低延時交易(Low-latency trading),

即是最小化定單到達交易所花費的時間.

為了達到這樣的高速效果,

有些高頻交易商甚至會將主機放置在交易所附近,

減少與交易所的網路連線距離,以期盼得到更低的交易時間差異.





簡單舉個例子來講,

假設你要以市價交易美股1.00美元股價的商品時,

當你按下滑鼠按鈕,

成交價格卻滑到1.05美元讓你成交,

然而當你看到價格1.00美元價格按下滑鼠時的那0.幾秒,

早就有高頻交易商以1.00美元成交很多股(口),

導致價格攀升到1.05美元,

然後再以1.05或1.06賣出給散戶

高頻交易就是這樣靠非常快速且短暫的時間賺取微薄的利潤.





而這又與美股崩殺有何關係?

當程式交易在設定一個點位關卡時,

例如道瓊指數26000點,

當它跌破時,

瞬間程式單市價停損出場,甚至觸發追空單子,

然後一個程式單觸發另一個程式單,

然後再觸發其它交易商的程式單,

一連串的漣漪效應,觸發市場所有的程式單,

造成股市崩盤恐慌下殺,

然而這一連串的觸發,可能只在幾秒之內而已,

等到散戶看到報價,已經是好幾秒以後的事....



不過,這也沒關係,

因為這些法人自有其他法人制裁,

我們當沖交易者只要看到現象

確認現象已經形成之後再出手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清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